近年来,山东省青岛市即墨区积极推动传统戏曲进校园,通过设立兴趣班、开设“第二课堂”等形式,邀请专业老师教授学生戏曲知识,让学生感受非遗的魅力。[详细]
春日时节,胶州市融媒体中心、胶州市摄影家协会联合开展“寻找胶州最美春天”摄影活动,组织摄影师走向街头、走进景区用镜头定格精彩瞬间,拍出一幅幅展现当地生态美、自然美、人文美的新画卷。[详细]
3月4日上午10:00,第五届山东省青年美术大展(青岛)巡展将在青岛画院美术馆开展。本次展出的特邀及获奖作品题材丰富、风格多元、主题鲜明,既有开拓创新、追求学术与艺术研究的探索实践,又有坚守人民立场、热忱描绘新时代新生活的唯美呈现,更有培根铸魂、用情用力讲好山东故事的主题创作。[详细]
近日,第八届全国道德模范故事汇小分队基层巡演活动先后走进青岛市李沧、城阳、崂山、市南、市北各区进行巡演。[详细]
12月15日,青岛市新文艺群体协会在青岛召开成立大会。[详细]
8月6日,由青岛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青岛日报报业集团、中共李沧区委宣传部主办,青岛市曲艺家协会、李沧区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李沧区文化和旅游局、青岛早报承办,李沧区委对外宣传中心、李沧区文化馆、李沧剧院协办的“喜迎二十大·讴歌新时代”青岛市原创曲艺作品大赛颁奖典礼在李沧剧院成功举办。[详细]
在这个盛夏的暑期,青岛大学美术学院“美在乡村,育见彩绘”乡村振兴实践团成员们迎着烈日,耐着高温,为演马坡村绘制美丽面貌。[详细]
以勺作笔,以糖当墨;凝神静气,运腕走勺。忽快忽慢,飞丝走线;忽高忽低,粗细有致。一放一收,圆转流畅;一顿一抖,悄然成趣。[详细]
蛋壳黑陶,作为龙山文化的代表性器物,距今已有四千多年历史。黑如漆、亮如镜、薄如纸,被世界考古界誉为“四千年前地球文明最精致之作”,代表着中国制陶史的最高水平。在青岛胶州,手工艺大师刘锦波历经二十多年苦心孤诣,完美复刻出了比纸还薄的蛋壳黑陶作品。[详细]
3月22日上午,全国曲协工作视频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通过中国文联文艺云平台在各地设立分会场。会议对2021年度中国曲协优秀团体会员和先进基层曲协组织进行表彰,青岛市曲协荣获中国曲协先进基层组织,并以《强化重点工作 谱写曲艺新篇》为题在会上作了交流发言。[详细]